跨境电商物流服务 | 手机版 | ENGLISH RUSSIAN 400-900-4000

数字化风口驱动航运业创新转型

来源: 中国水运网    发布时间:2018-12-21

  日前,航运业领军者达飞集团与全球网上货运市场Freightos共同宣布,双方已签署一项标志性意义的试点协议,达飞集团成为第一家在Freightos上线的海运公司。在该平台上,可实现达飞中美贸易航线的在线订舱、价格锁定及舱位保证,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展到达飞集团的其他航线。达飞集团称,通过该协议,达飞跨太平洋航线业务可直接在Freightos平台上进行数字化销售、订舱和货运管理,船公司通过Freightos与托运人直接进行交易,各种规模的进口商和出口商客户能够在数秒内直接获取即时定价、航线规划、具体航行信息以及舱位保证。在改善客户体验的同时,达飞也将其视为该集团迈向数字化发展的重要节点。

  近年来,航运业正在掀起一场数字化转型的变革。从内部来看,日益成熟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为航运企业的流程再造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和便利性,通过应用软件解决方案,对流程进行标准化,不仅能优化企业运营,还能有效降低企业成本。从外部环境来看,一些业外的电子商务企业,诸如电商平台与电子技术企业的介入更是加快了航运业数字化战略的推进。

  数字化途径趋于多元化

  在初期的数字化转型中,大多数航运企业的数字化往往更加侧重于内部精细化管控和服务绩效的提升。如马士基集团,2017年就在核心业务上进行了数字化转型,在客户交易网络及资产运营方面实现了数字化,并推出了一系列数字化举措,从航运业传统的以纸质化为基础的服务转变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服务流程,包括全新的数字化服务产品,如丹马士推出的Twill货运代理服务平台和为冷箱运输客户提供的远程集装箱管理服务(RCM)。还有现代商船在今年初也宣布,将采用基于云服务的下一代信息系统,以为系统内的所有客户提供快速稳定的信息技术服务。以马士基、现代商船为代表的数字化举措都是为了提升管理效率,并有效降低成本。

  而航运业数字化的未来远不止于此,近年来,第三方电子技术平台的快速发展为航运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了不小的压力。2016年,阿里巴巴宣布与马士基航运、达飞轮船、以星轮船和长荣海运等多家航运企业合作,提供在线货运预定服务。2017年,亚马逊中国向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申请成为一家海运业务代理商,希望向市场提供海运服务。大型电商平台介入航运业无疑是将航运业视作新兴市场,这种趋势对航运企业来说是更像一种倒逼:客户对技术解决方案需求呈指数级的增长,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业外公司进入市场。毕竟,在数字化技术等方面,电子商务集团相比航运企业有着较大的优势,而且还拥有巨大的货源信息资源。这就意味着,传统航运企业必须尽快接受数字化创新,否则就可能被来自行业外的新兴市场参与者取代。

  挑战与机遇总是一体两面,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航运企业开始选择通过与第三方的“跨界”合作实现新型数字化战略的落地。

  今年10月,马士基与跨境进口电商平台网易考拉正式签署全球运输与物流战略合作协议,为网易考拉提供辐射全球的运输与物流服务,提升其跨境物流海外段运输的时效性和可控性,协议期限为3年。这一合作的达成正是因为马士基抓住了电商平台隐藏的商机。一直以来,跨境电商要通过其他物流商间接采购航运企业运力,使得其在跨境供应链海外物流段的把控能力较弱,物流成本较高。通过与航运企业的合作,电商改变了传统的供应链模式,网易考拉通过直接采购马士基运力,同时对接双方信息系统的方式,大幅增强了电商企业对国际供应链的把控能力。在紧接着的2018年“双11”,马士基首次推出了“11.11海运狂欢节”,精选了北欧、地中海、西非和南非多条航线的指定目的港进行促销。还借助微信的社交属性,上线了马士基官方微信小程序,为“11.11海运狂欢节”提供数字化平台,助力客户完成线上领券和线上订舱的数字化体验。

  电商平台巨量的货运需求,扩充了航运企业的货量,而航运企业也通过提供统一的采购价格及密集的航线,为跨境电商企业带来成本优势和全面的业务覆盖。由此来看,电商对航运业而言并非完全是入侵,换一个角度来看也不失为航运业的新机遇。建立在供应链合作基础上的合作是否能够最终走向共赢,可能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取决于航运业数字化服务的成效。

  大数据应用提档升级

  每天,全球有大量的贸易活动是基于航运市场展开,大量的货柜从全世界各处送往不同的目的地,随之产生的各种文件、数字构成航运业最宝贵的大数据。麦肯锡给出的大数据定义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在各行各业都有了更多的运用。作为古老的传统行业,航运业与大数据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航运业应用大数据一直有其广泛的实用价值。比如通过计算航行计划、船舶航速、船舶排气、气象洋流方面等实时数据,能够为船长提供节能减排的经济航速建议;通过统计分析各个航道通过量,实时计算航道的拥挤情况,预警海事风险;分析市场工具、商品市场景气情况等实时数据,预测航运景气情况等。而融合实时和历史数据分析,挖掘业务及运营数据,还能为企业提供预测市场淡旺季、订舱安排、生产计划预测以及风险管控成本和效益分析等服务。

  除了服务于航运企业自身运营之外,大数据的应用在跨界合作渐成趋势的当下又有了新的要求,因为行业之间数据的共享、对接也显得越来越迫切。眼下,各个电商平台纷至沓来,各个业务实体也在大量使用数字技术进行数据交互,基于物联网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升级,大量实时数据被采集记录,引起了数据的类型、数量的大爆发。这要求整个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从船厂、船公司、货代、货主、甚至银行、保险都开始探索使用大数据产品完善其决策和管理系统,以实现更好的跨界合作。

  就拿马士基与网易考拉的合作来说,网易考拉需借助马士基的全球物流网络,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引入海外优质品牌所覆盖的国家和地区范围。为了更好地满足网易考拉乃至整个跨境电商行业对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的需求,双方需在信息系统上开展合作,打破航运业的常态模式,联手打造一款高标准化、数字化的物流产品,从而满足端到端可视化的物流跟踪、流程操作全程线上化等现实需求。这信息合作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双方大数据的合作。据了解,马士基正在为实现更有效的大数据应用而努力,一方面,将起重机、场桥、跨运车和码头卡车连接到物联网,并将它们的性能、效率、维护进行数字化;在单个码头层面,对整个系统流程中所有资产进行数字化;同时,对全球78个码头的网络的数字化数据提供KPI报告,从而有效地提高整个网络的效率和生产力。

  有业内人士认为,除了航运企业与其相关合作方以外,航运交易所在大数据的应用上也急需开辟更大的空间。作为航运资源配置的重要场所,航运交易所本身就是各类数据的集中地,随着大数据应用重要性的提升,航交所完全可以转型为航运大数据服务商,使航运数据交易成为可能。随着航运数据对于供应链管理、贸易竞争、期货金融的价值越来越大,航运业完全可以将这些数据资产通过合理的方式在上游产业中变现。当然,前提是对其拥有的大数据进行科学处理以及更合理的整合,最大限度提升大数据的价值。

  人工智能助推高端航运服务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是近年来最火的技术革命之一,其中自动驾驶、智能客服等常见应用已经进入了众多产业界。航运业作为服务业的本质决定了,其所有的数字化创新都是为了实现更高的效率与更精准的服务,包括人工智能的发力方向。

  12月18日,天津港集团联合天津联通、中兴通讯举办5G&MEC智慧港口行业应用发布会。发布会上,嘉宾们通过展示屏远程观看了无人卡车在天津港港区内生产作业的实时情况。车辆的高清实时画面通过安装在车辆上的5G终端和高清摄像头回传到核心网,再通过5G网络和有线网络两种方式将视频数据分发到发布会现场,人们可以远程观看无人卡车的车内状况、车辆行驶状态及车辆行驶环境等。据了解,该项目是天津港集团、天津联通、中兴通讯、中国铁塔及主线科技在基于5G的智慧港口应用方面,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个在5G网络下的全景远程监控视频回传的无人驾驶智能集装箱卡车示范项目。不仅可满足港区无人卡车异常时人工远程遥控驾驶车辆的需求,也提升了无人卡车的安全和管理能力。除此之外,通过采用联通MEC港口解决方案,实现了货物单兵查验业务试点,解决了原有港口区域无线覆盖不足、延时较大、速率较小等问题,提升了查验人员的检验效率和问题跟踪速度。在全自动化码头的建设中,智能驾驶的智能化进程正在全面提升港口的作业效率。

  在智慧港口的建设上,天津港运用了大量人工智能技术,大到无人码头,小到一个集装箱的堆放。过去,码头集装箱的堆放大多数是随机的。然而在需要调运货物的时候,有可能先要拉出去运走的集装箱是较早运来的,被压在了最下面,用吊车重新码放费时费力。或者,有些货物是海运变陆运,有些则是陆运变海运,这些非常复杂的情况交织在一起,让这个问题产生了大量繁杂的数据,而工作人员不可能把所有这些都记在脑子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天津港与天津大学、贝式计算公司展开合作,将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技术应用到港口的实际工作中来。三方合作建设了神经网络专用计算集群,用来对码头实行调度安排,并解决场内设备的感知问题,为码头降低15%-25%的成本,并提升货运效率。随着研发的深入,他们相信,使用多个机器学习模型构建的调度系统有机会成为港口的“大脑”,码头内环境、设备感知对传统码头来说也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发挥的空间。

  除了智能港口的建设,航运界智能服务的研发也在加速。2018年,微软亚洲研究院 (MSRA) 与东方海外航运 (OOCL) 宣布展开合作计划,通过应用人工智能 (AI)研究,改善航运业网络运营,以提升效率,并会在未来一年培养超过200位人工智能开发人才。双方将运用深度学习 (Deep Learning) 和强化学习 (Reinforcement Learning) 技术,优化现有的航运操作。东方海外航运认为,人工智能是其在实现数字化转型愿景中的关键。在业务和机器学习应用方面,该公司于数年前就已采用具备自动转换和自动扩建的混合云架构。目前,东方海外航运每月需处理和分析超过3000万条船舶数据,他们相信,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及机器学习服务,将有助于进行船期表和泊位活动的预测分析,从而满足客户需求。

  对航运业而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实现一个更快、更安全、更连通的运输生态系统成为可能,而更多的机遇也许也意味着更多的复杂性。眼下,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已经为航运业的数字化转型降低了技术门槛,但是实现市场化仍然需要时间,以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抓住数字化变革的时机才是航运企业的当务之急。

  (本文综合自信德海事、中国船舶报、津云新闻、中国日报网等媒体报道)

 
 
热门资讯